士兵突击(完整版)
都看到了许三多,这个典型地借用了傻根-阿甘的类型化或符号化的人物作为第一人称主观视角出现,基本上以他的“在场”作为主线结构故事。围绕着他的是身旁一群“高亢而华丽的男人”,这便是编剧深谙的投观众所好之道。大抵说来,提供代入感的主角和华丽的配角,以及略显YY的情节,基本上构成了武侠、奇幻等通俗文学畅销的核心要素,放在同为叙事性文本的影视里也不例外,归结在一处便是“成人童话”,此“成人”并非“少儿不宜”,而是言其复杂。男人们在片子里看到朋友兄弟,女人们看到一群华丽的男人,由此,营销点把握的相当精准。一说本片没有女人是“大胆尝试”,未必,把女人、三角恋等等视为畅销影视剧(容我不用卖座或热播之类的词语,下同)必不可少之要素的想法,恐怕是与春晚必唱和谐一般同出于“被害妄想”。
然而编剧确实是用足了功力的。这部电视剧的剧本之强大是前所未见的。编剧有意地掺进了现代主义的命题,并且本分地做了许多细节上的对应。而明显的一点是其中的话剧成分——场景集中/单一,充分利用封闭空间和演员表演上的戏剧张力。仅看三连五班驻地这一场景,共承担关键性情节三次,若按篇幅计算则更多。
那么分析这部电视剧的文本,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,成才和许三多,属于“一体两面”,且不提片中多次对两人关系的反复书写,袁朗这位“智者”明白地指出“你(成才)和许三多根本就是一类人。”观察两人关系的变化,以及地位-权力的消长,我们可以明白看出,这两个“老乡”事实上是同一个人的两种心理:许三多代表了人心中内向、保守、坚持的一面,成才则是人表面的圆熟、争强好胜和个人中心主义,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何这两个人物看起来不太正常(某一方面性格的极端化放大),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何大量观众对许三多“认同”上的转换。把握这个切入点,不难看出编剧的意思事实上是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猥琐的自己”,认同许三多便意味着承认自己的猥琐——我不知道这个词换成窝囊是不是好一些——显然是无法接受的;然而在此后,观众对许三多的认同,并非来自认同猥琐的自己,而是来自这个猥琐的自己忽然变得很强悍,这个转变太快了,作为话剧是可以的,作为电视剧则有偷工减料之嫌,导致的效果便是整片显得十分YY。不可想象,一个极度弱质和废柴的孬兵,可以迅速地成长为集团军里都数一数二的强人,乃至后来进特种部队——他的坚持和耐性我们看得到,然而这个过程的“不可呈现性”(姑且用这个词)导致YY的表达效果出现。再看成才这一面,许三多那一面是自卑的视觉呈现的话,那成才这里则是一个人对自己所有的幻想的呈现:英俊挺拔,人际圆熟,业务拔尖,该有的都有了,然而成才的“失败”或者失落可以被读在有明显价值判断基础上的自嘲。这种对抗构成了这个文本的表层叙事动作。
《士兵突击》中有太多个性鲜明的角色,木木、史今、高城、袁朗、吴哲、老马……于是关于谁是最爱的话题每天都在讨论。
对我而言,士兵里最让我喜欢的角色是成才,没有并列,只是成才。许多朋友和我聊起,他们喜欢成才的理由是因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。我不知道。在我看来,成才身上的那么一点儿自我为中心,其实并不过分和离谱,如果他的那么些小缺点影射着大众,我想并不恰当,因为我们距离成才其实还很遥远。
成才百折不挠的坚韧,活泼开朗的性情,百炼缅钢的人生目标,那样完整的一段人生历程,比之我们大多数人,那要强上太多了。
袁朗说成才,“你太精、太油滑,我要什么你给什么,哪怕你没有”。可是为什么我只从他身上读到了热情、认真、执着和坦荡,还有一些少不更事的单纯,精在哪里,焉有之油?
我很同情成才,他和许三多不一样,木木的目标迷茫,但前途稳定,他一路有人牵领,偏移不掉分毫。而成才就要跌宕得多,所有的路都要自己去找,自己去摸索,哪怕摔得遍体鳞伤,爬起来还是两眼一摸黑。这大概就是所谓“圆滑”的代价吧。
可是为什么“圆滑”者就一定要受这许多磨难?袁朗将成才做人的根基击得支离破碎,将成才信奉了二十年的那些东西打得无影无踪,他说成才心里没有七连的“不抛弃不放弃”,可是他自己却将成才放弃了,他说不敢将全队人的生命交托在这样的人手里。
虽然理由无可厚非,但成才毕竟万念俱灰。我有时候想,袁朗难道真的是神?他一眼就看出了成才是不会被打倒的小强吗?或者不是,那么成才的一生就从此陷入自卑的阴影再也无法自拔——谁又曾把对待许三多的执着和宽容原封不动地移到成才身上过?众目睽睽下,永远温和的班长将酒泼在成才脸上,不留情面。
从骄傲到消沉,从自尊到自卑,从坚持到怀疑,“不放弃不抛弃”的信念如何可以造就这样的人格裂变?有色眼镜无处不在,无论是好人班长,还是神人袁朗,都没有给过成才一个主动的拥抱——所以我才更喜欢连长老七。话说回来,老七对于三多,又何尝不带有色眼镜呢?
这是《士兵》真实之处,直指人心。
连长对于史今的眷恋和珍惜,伍六一对于史今的崇拜和心痛,史今对于木木的坚持和包容,袁朗对于木木的保护和信任……这些成才都没有享受到。他只享受到一句话:“你的路,比许三多还长。”
许三多,好在还有许三多。《士兵》让我非常欣喜的是,从始至终,三多和成才的感情都没有发生变化,这大概也是成才最大的欣慰了吧。就像我们的童年,每天一起玩泥巴的伙伴,二十年后的感情一如当初,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,重逢后的话题只在当年一碗洒了香油的豆花。这是我们最应当珍惜的东西。
我从六岁开始学画,在当年的长宁少美校,每周日学一整天,六个小时尽是无聊乏味的素描、水粉、油彩——还有老师那张枯燥的脸。
没有间断地一直学了十年,大概是在第四年左右的时候,班上来了一个男孩,矮矮胖胖的。不记得我和他怎样搭上了话,总之我们成了朋友,我叫他“苍蝇”。
每周日准时见面,画画,掰手腕、捉蝴蝶、爬围墙……渐渐,苍蝇开始跟着我一起溜到废弃工厂偷生铁块——两整块恰好装满一个书包——换回七块钱。我们用这七块钱买整整一桶烘山芋,吃得胃梗肠塞,不停地放屁;也用它买过两只小蟹,看它们用稚嫩的钳子斗得不亦乐乎;或者买一套五本《七龙珠》,然后为谁拿三本回家争得面红耳赤……
许三多自然是幼儿园的小宝宝。他妈妈是史今,爸爸是高诚。史今自始至终都贯彻着呵护备至的母爱。而高诚显然是恨铁不成钢,在众多儿子当中,这一个最不起眼最没出息。出身显赫的高诚从小就不愿依靠家世,笃信自我奋斗。所以许三多是极不对他的胃口的,自然也没给过他好脸色。但毕竟血浓于水,高诚内心深处还是爱这个儿子的。而且后来,也没有忘记尽父亲的责任开导儿子。
高诚有个弟弟,叫伍六一,是个非常纯种的爷们。但这个小叔子跟嫂子史今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,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出来。哥哥高诚似乎也心知肚明,但手心手背都是肉,不好点破。伍六一一直看不惯许三多,他觉得正是这个小杂种夺走了史今全部的母爱,破坏了他们三人的和谐关系。但后来史今被迫复员,他们一家被活活拆散。高诚和伍六一兄弟俩也把对史今的爱转嫁到了他唯一的儿子身上。
许三多的爷爷是团长。这老头一口武汉话,颇为睿智开明。他是最早发现许三多这个孙子潜质的人之一,仅次于其母史今。他一直暗地里关注着这个孙子,并给予了不少帮助。许三多的成长,与此人背后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。
许三多有一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,叫成才。此人异常聪明,心计堪比黄蓉。而且此人是个情圣,万花丛中过,寸草不沾身的主儿!许三多对成才是一往情深,矢志不渝。不管外界如何评判他的爱人,不管如何面对来自家庭、长辈的阻力,他从未放弃对成才的感情。成才虽然是个花心大萝卜,但内心深处对许三多的情却一直未变。他们俩是名副其实的两情相悦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两人分分合合,历尽波折才熬到云开见月明,重逢于老A。
袁朗与许三多的相遇纯属缘分。谁也没想到袁朗后来会成为许三多的义父!袁朗对许三多有明显的恋子情结!这可能也是由于他和自己的亲生儿子吴哲的关系不太和谐。吴哲继承了他父亲的优秀基因和良好教育,是一不可多得的新世纪人才。但也有着青春期少年的通病,对一切都充满怀疑和批判精神,并不止一次地质疑父亲的权威。袁朗对这个儿子爱恨交加。但许三多的出现让他特别高兴,因为吴哲和他特别来电。
袁朗是特别欣赏许三多的,因为这个干儿子比亲儿子老实,听话,能吃苦,又耐得住寂寞,很有特种兵的潜质。当他发现吴哲和许三多的关系后便有了为二人作主,亲上加亲的年头。无奈许三多有个老情人成才一直黏在身边。所以他对成才一直怀恨在心,并最终成功拆散了他俩。本以为接下来的事情是水到渠成了。没想到许三多脑子一根筋,一直只把吴哲当兄弟。后来心灵遭受重创,吴哲尝试趁虚而入未遂,而许三多由于对成才的思念和心灵创伤双重打击,险些崩溃。袁朗才不得不放许三多的大假,实际是让他会娘家探亲。
在这个过程中,袁朗的妻子齐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。袁朗故意安排干儿子和自己老婆住在一起,目的是潜移默化改变他,让他融入自己的家庭。在许三多受创的日子里,齐桓特意给吴哲和许三多创造机会好让吴哲趁虚而入,但最终未能成功。
许三多小的时候,曾被送到乡下寄养过一段时间。起初寄人篱下,饱受歧视。但他特别懂事,主动帮忙做家务,脏活累活抢着干,最终感染了那一家人,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那家的主妇老马也自始至终地哺育着这个小孩,扮演了保姆和奶妈的角色。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:完整版:士兵突击 影视
原文链接:https://acgish.cc/archives/20336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请先
!